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印發《廣州市餐飲場所污染防治規定》,旨在加強對餐飲場所污染的防治工作,保障公眾健康,促進餐飲業綠色發展,以及保護和改善環境。該規定明確了餐飲場所污染防治的責任分工和管理要求,包括選址要求、油煙凈化設施和異味處理設施的安裝和維護,以及污水排放和噪聲控制等方面的規定。通過該規定的實施,將有效提升餐飲場所的環境質量,推動廣州市的生態文明建設。
廣州市餐飲場所污染防治規定
..條 為了防治餐飲場所污染,保障公眾健康,促進餐飲業綠色發展,保護和改善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餐飲場所的污染防治及相關監督管理活動。
餐廚垃圾的產生、投放、收集、運輸、處理及相關監督管理活動按照國家、省、市餐廚垃圾管理的相關規定執行。
第三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餐飲場所污染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及時協調、解決餐飲場所污染防治工作中的重大事項,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
第四條 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本市餐飲場所污染防治的統一監督管理,并組織實施本規定。
市場監督管理、水務、規劃和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商務、公安、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等部門和消防救援機構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餐飲場所污染防治工作。
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依職責協助相關部門做好本區域內的餐飲場所污染防治工作。
第五條 環境保護、餐飲等行業組織應當加強行業自律管理,制定餐飲行業相關自律公約和團體標準,推廣餐飲污染防治先進技術和方法,督促會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減少餐飲場所污染。
第六條 餐飲服務經營者應當執行國家、省、市污染物排放標準和技術規范,防止和減少餐飲場所污染,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
第七條 餐飲場所應當按照規定使用燃氣、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禁止燃用煤炭等高污染燃料。
餐飲場所推廣使用節能爐具、無煙爐具。
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學校、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新聞媒體應當加強餐飲場所污染防治宣傳,普及相關法律、法規和科學知識,提高公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第九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傳承和發揚地方飲食文化傳統,科學規劃和組織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街區。
美食街區應當根據管理要求建設專門的油煙、污水集中處理設施。
第十條 禁止在居民住宅樓、未配套設立專用煙道的商住綜合樓、商住綜合樓內與居住層相鄰的商業樓層內新建、改建、擴建產生油煙、異味、廢氣的餐飲服務項目,但不產生油煙、異味、廢氣的甜品、燉品、糕點、包點、冷熱飲品、涼茶、食品復熱等餐飲服務項目除外。
法律、法規對餐飲場所選址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一條 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編制和公布餐飲場所污染防治指引。餐飲場所污染防治指引應當包括餐飲場所選址要求、污染防治相關要求、行政處罰風險等信息。
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市場監督管理、住房和城鄉建設等有關部門以及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為餐飲場所的選址及其污染防治提供宣傳和指引服務,向餐飲服務項目投資者、場地業主、物業服務人、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餐飲行業協會提供餐飲場所污染防治指引。
市場監督管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以及消防救援機構在受理新建、改建、擴建餐飲服務項目相關行政許可申請時,以及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在辦理房屋租賃登記備案時,應當主動向申請人提供餐飲場所污染防治指引。
餐飲服務經營者無法判斷經營行為是否符合餐飲場所選址等要求的,可以向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咨詢,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及時答復。
第十二條 網絡餐飲服務平臺經營者發現入駐平臺的餐飲場所實際地址與經營許可證登記地址不相符的,應當及時報告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者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者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發現入駐平臺的餐飲場所不符合選址要求的,應當依法處理并告知網絡餐飲服務平臺經營者按照處理意見停止為其提供平臺服務。
第十三條 房地產開發企業預售、銷售新建商住綜合樓的,對不符合餐飲場所選址要求的商鋪,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書面告知買受人不得用于產生油煙、異味、廢氣的餐飲服務項目。
出租人、出借人應當書面提醒承租人、承借人在將場地用于經營餐飲服務項目前,向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咨詢該場地是否符合餐飲場所選址要求。發現承租人、承借人在不符合選址要求的場地經營產生油煙、異味、廢氣的餐飲服務項目的,出租人、出借人應當及時向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者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報告,并協助依法處理。
第十四條 新建、改建、擴建具有餐飲服務功能的建設項目,應當按照規定預留污染防治設施安裝及監測采樣位置,依法配套安裝餐飲場所專用煙道、油煙凈化、異味處理、排水與污水處理、隔聲降噪減振等污染防治設施。
設計單位應當在建筑施工圖設計文件中對已具備設置餐飲功能的情況予以標注,明確專用煙道所在位置